青岛城市雕塑迎来第三次浪潮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3-02-02 14:09:58    文字:【】【】【
摘要:青岛城市雕塑迎来第三次浪潮

  青岛城市雕塑的发展史可用“一波三折”来形容。这其中,青岛迎来了三次城雕发展的高潮,而且是“一浪更比一浪高”
    “青岛雕塑有三次发展浪潮。”昨天,在中国雕塑院青岛分院成立揭幕仪式上,71岁的青岛本土雕塑艺术家徐立忠与记者聊起了雕塑。这位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走红的老雕塑家,眼睛已经昏花,但依然延续着20多年前对于雕塑艺术的热情,只是方式有所不同。
    徐立忠用“一波三折”来概括青岛城市雕塑的发展史。在他看来,在“一波三折”中,青岛迎来了三次城雕发展的高潮:“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开始时,就是我为中国海洋大学一多楼创作的楼前雕塑——‘闻一多像’,引起全国轰动,这算是青岛雕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吧;第二次就是作为雕塑展示中心的东海路雕塑一条街;第三次高潮就是这次中国雕塑院在青岛落户。”
    徐立忠说,这三次浪潮,“真是一浪更比一浪高”。第一浪是青岛本土雕塑家的自发行为;第二浪是政府主导的由国内知名雕塑艺术家共同参与完成的;第三浪则干脆为国内知名雕塑艺术家设立了“大本营”。“这次‘起飞’,让我们认识到,不光 ‘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影视之城’这些品牌是城市文化的重中之重,雕塑文化也是青岛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元素,它意味着青岛又向国际大城市迈进了一步,青岛的文化品位也向国际大城市靠拢了一些。青岛不再满足于本土雕塑艺术的发展,还要走得更远。”
    “更重要的是,从这一次城市对于更加纯粹的雕塑文化的大力扶持中可以看出,文化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徐立忠认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老思想不再时兴了,文化不再是陪衬,而是先导。
    徐立忠目前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雕塑方面的选修课程,每周四给学生讲雕塑方面的知识,“不是要培养雕塑家,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文化素质。”他说,是雕塑构成了这座城市重要的文化元素,从现在及未来,包括他在内的青岛乃至于全国的雕塑家都有责任将这一艺术发扬光大。 本报记者 李 魏

青岛日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 青岛幻城雕塑艺术有限公司